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骨科
[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骨肉瘤
骨形成/吸收指标
术后化疗
摘要:
目的探讨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骨钙素(BGP)等成骨标志物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脱氧吡啶酚(Dpd)等破骨标志物与骨肉瘤术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代免疫学技术检测25例骨肉瘤患者在化疗前及每次化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骨肉瘤患者的BALP(X)与血碱性磷酸酶(Y)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Y=6.100±2.377X,P<0.01).肿瘤坏死率<90%患者的BALP在术前化疗前后均表现为高水平,坏死率≥90%患者的Dpd在术前化疗后明显下降.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的Dpd在术后第2次化疗后有一突跳升高;BALP与CICP在复发、转移前突然增高.结论术前骨肉瘤患者BALP与Dpd的变化趋势可能与肿瘤坏死率有关;术后化疗初始阶段Dpd的升高可能提示化疗疗效不佳;而术后BALP、CICP的突然增高可能预示着复发或转移.因此,成骨与破骨标志物同骨肉瘤术后化疗有效性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关联.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吴宁,张伟滨.骨肉瘤术后化疗有效性检测指标的筛选及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2004,27(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