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上海某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Effectiveness of a rehabilitative program that integrates hospital and community services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ne community in Shanghai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3]长宁区中心医院,上海
出处:
ISSN:

摘要: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不理想的可能因素之一是住院治疗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间缺乏连贯性.目的 评估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在上海市长宁区 10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计划的 9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干预组,从长宁区社区普通管理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5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不了解患者分组情况的医生在入组(基线)和12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orn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MRSS)评估患者情况.同时在上述两个时点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FB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法定监护人(绝大部分是与患者同住的家属)的情况.结果 入组时,PANSS评估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状况相仿,但是MRSS评估结果表明干预组的社会功能明显不如对照组.干预 1 年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显著.1年中,研究组有3 例(3.3%)住院,而对照组有 6 例(11.5%)(Fisher确切概率法,p=0.074).无论是入组时还是1年后,两组监护人之间在感到的负担、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报告的社会支持等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是干预组患者监护人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在1年后得到改善.结论 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模式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这一项目,来提高参与一体化康复模式的患者比例,并为患者家属提供更好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279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1220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