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脊髓损害后突触再生

Liposome-encapsulate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synaptic regener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武汉,430060 [2]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微管相关蛋白-1B

摘要:
目的 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 BDNF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打击脊髓.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等容积0.9%氯化钠1ml.BMSCs组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 μg/kg BDNF脂质体;BMSCs+ 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 μg/kg BDNF脂质体,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术后7d和14 d时,各组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BDNF组、BMSCs+ 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 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术后7d和14 d时,BMSCs组、BDNF组、BMSCs+ 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 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 结论 脂质体包埋BDNF联合BMSCs移植修复SCI具有显著的效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武汉,43006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