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联合pentacam及corvisst诊断顿挫期圆锥角膜的研究

The study on combination of Pentacam and Corvis ST for the diagnosis of forme frusta keratoconu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临床生物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同仁分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顿挫期圆锥角膜/诊断 形态学 生物力学

摘要:
目的 探索联合角膜形态学与生物力学特性诊断顿挫期圆锥角膜的其他组合方式,以发掘更多的潜在敏感参数。设计诊断试验。研究对象顿挫期圆锥角膜患者50例(50眼),同期欲行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患者50例(50眼)。方法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纳入参数对顿挫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并进行Delong检验。将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0.70的参数作为自变量,用前向逐步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顿挫期圆锥角膜的诊断进行多因素分析。主要指标角膜最薄点厚度(TP)、角膜断层摄影和生物力学指数(TBI)及在体角膜弹性模量(E)。结果 除Km F、Astig F、Kmax F、A1V、A2T、A2V、HCT、PD、bIOP外,其余参数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所纳入参数中,TP对顿挫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最高(AUC=0.810)。对AUC)0.7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P和弹性模量E是顿挫期圆锥角膜确诊的独立危险因素:CP=eβ/(1+eβ)(β=-0.063×TP-42.158×E+45.919)。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值的AUC为0.916,可显著提高对于顿挫期圆锥角膜的诊断能力(CP与TP比较,Z=2.796,P=0.0052)。结论 角膜最薄点厚度对顿挫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与TBI无统计学差异;在圆锥角膜发病早期,虽然角膜中央3 mm区域内总平均曲率几乎无改变,但其下上方曲率差值呈现增大趋势;角膜弹性模量在顿挫期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值得被关注,可作为补充参数用于疾病评估。(眼科,2022,31:51-56)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临床生物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