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 211102
出处:

关键词: 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在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均治疗10 d。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根据NIHSS评分变化程度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如下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7%(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FIB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T、APT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 21110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70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1284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