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眼科
眼底科
眼科(未分亚科)
[2]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100005
[3]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
脉络膜厚度
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似然比检验
正常人
诊断界线值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并界定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招募的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PCD)以及正常人研究队列中正常者230人446眼进行脉络膜厚度分布分析,并选取其中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与PCD组匹配者199人382眼进行似然比分析。纳入PCD患者274例314眼作为PCD组,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133例149眼、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81例95眼、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70眼进行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界值研究。所有受试者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扩瞳眼底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采集黄斑区9 mm×9 mm范围B扫描图像,用仪器自带TABS软件获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研究分区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SFCT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SFCT的影响因素;采用似然比检验界定校正年龄及屈光度后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结果: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眼SFCT与年龄呈负相关(
r=-0.34,
P<0.001),男性及女性正常人SFCT与年龄均呈负相关(
r=-0.43,
P<0.001;
r=-0.38,
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近视度数与SFCT呈弱正相关(
rs=0.19,
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屈光度是正常人SFCT的影响因素(均
P<0.001)。20~39岁组、40~59岁组、60~79岁组、≥80岁组正常人肥厚型脉络膜的临界诊断值分别为320~330、330~340、250~275、200~225 μm。正常人20~39岁、40~59岁和≥60岁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占比分别为14.71%(10/68)、24.48%(47/192)和28.89%(55/1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70,
P=0.046;LR=6.579,
P=0.037),其中≥60岁组占比明显高于2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82,
P=0.014;LR=6.479,
P=0.011)。
结论:正常人不同年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和屈光度是SFCT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0850、8207098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防控研究项目(2016YFC130560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新媛,邱冰洁,王艳红,等.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特征及肥厚型脉络膜诊断界线值[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40(6):54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