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低危甲状腺癌患者中无需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甲状腺切除术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作者: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 131I的应用存在争议,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益处。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三期临床试验,将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注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后给予放射性碘治疗(1.1 GBq)(放射性碘组),另一组在术后不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无放射性碘组)。通过3年内有无功能、结构和生物学异常来评判两组之间的差异。在全身扫描中存在需要后续治疗的放射性碘摄取异常病灶(仅在放射性碘组)、颈部超声检查异常、甲状腺球蛋白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等方面组间差异<5%视为无差异,次要指标包括预后因素和分子特征。结果发现,在3年后可评估的730例患者中,无放射性碘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6%(95% CI:93.0%~97.5%),放射性碘组为95.9%(95% CI:93.3%~97.7%),两组差异为-0.3%(95% CI:-2.7%~2.2%)。不良事件包括8例患者结构或功能异常和23例患者的生物学异常(25个不良事件)。在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期间,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超过1 μg/L的患者发生事件的频率最高。分子改变在有或没有不良事件的患者中相似,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因此得出结论: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3年的功能、结构和生物学异常事件发生方面,不使用放射性碘的随访策略不劣于使用放射性碘的策略。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2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