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脉络膜转移瘤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脉络膜转移瘤的早期识别与精准诊断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脉络膜转移瘤病例共26例(男12例,女14例)。临床及MRI特征包括原发肿瘤特点、眼部症状、其他远处转移情况、单眼或双眼受累、单灶或多灶、好发部位、形态、信号及强化特征等。结果 原发肿瘤中肺癌22例(84.6%),乳腺癌3例(11.5%),胃癌1例(3.8%)。眼部症状主要为视力下降与视物模糊,分别为23例(88.5%)与16例(61.5%)。21例(80.8%)已发生其他多部位远处转移。单眼受累22例(84.6%),病灶单发14例(53.8%),最常见转移部位为眼球后极14例(53.8%),以新月形13 (50.0%)多见。以同层肌肉作为参照,病灶于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es,T1WI)多呈等信号22例(84.6%),于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s,T2WI)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多呈高或稍高信号17例(65.4%)。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6例(61.5%),中等或轻度强化10例(38.5%)。结论 脉络膜转移瘤以肺癌最多见,常伴全身其他多部位转移,单眼受累常见,病灶多位于眼球后极,MRI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结合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早期识别与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