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聊城 252000
[2]南京同仁医院重症监护室,南京 211102
出处:
ISSN:
关键词:
5M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
急救
腹部损伤
摘要:
目的:研究5M因素法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43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43例为研究组(5M因素+临床护理路径法)。比较两组救治情况(抢救、就诊、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情况〔体温、乳酸清除、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及凝血酶原(Prothrombin Time,PT)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致残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创伤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研究组救治情况(抢救、就诊、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情况(体温、乳酸清除、APTT、P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SOFA评分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5M因素法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救治情况及术后情况,减轻治疗后创伤程度。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聊城 252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倩,韩文婷,姜文立.5M因素法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急诊腹部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