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面隐窝外侧管状气房的影像学及临床意义

Imaging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ubular cell in lateral facial reces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颞骨 高分辨率CT 管状气房 面神经 乳突切除术

摘要:
目的:通过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及手术观察面隐窝外侧管状气房的位置、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本研究纳入30例(32耳)患有胆脂瘤和(或)粘连性中耳炎且需要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的患 者。通过颞骨HRCT扫描和手术观察面隐窝外侧管状气房的形态,并详细分析其与面神经的关系。结果:经颞 骨HRCT及手术探查,19耳(59.4%)存在管状气房,长度为1.5~6.5mm,中位数2.5mm,均开口于面隐窝,走 行于面隐窝后壁,甚至可达下鼓室底部,或外耳道下壁水平(矢状面及手术所见)。自内向外探查,管状气房位于 面神经第二膝和鼓索神经之间,即面神经外侧壁(面神经嵴)的一部分。当管状气房被肉芽组织占据时,易被视为 面神经。充分磨除管状气房有助于充分削低面神经嵴。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或经术后随访,均未发生面瘫。结 论: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可清晰显示面隐窝外侧存在的管状气房,全面、准确地识别这些结构有助于充分削低 面神经嵴,清除后鼓室隐匿病灶。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549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1284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