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IOIP组织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IOIP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切取的6例6眼IOIP组织(IOIP组)和3例因泪腺脱垂行泪腺复位术患者的眶部结缔组织(对照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2种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取眼眶成纤维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表面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采用WST-8法观察2个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将培养的细胞接种至96孔板,将不同浓度地塞米松(0、1×10-3、1×10-4、1×10-5和1×10-6mol/L)加入培养板分别作用24、48和72 h,采用WST-8法观察地塞米松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ICAM-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IOIP组织和正常眼眶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均呈长梭形,两端有较长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2种组织中培养的细胞中vimentin呈阳性表达,而desmin、S-100、细胞角蛋白(CK)均呈阴性表达。与正常眼眶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相比,IOIP组织培养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值(A值)逐渐下降,0、1×10-3、1×10-4、1×10-5和1×10-6mol/L地塞米松组成纤维细胞增生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36.27,P=0.00),随着地塞米松作用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增生值逐渐下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9,P=0.00)。无地塞米松培养组培养24、48和72 h,成纤维细胞中比较ICAM-1表达量分别为0.298±0.008、0.312±0.003和0.319±0.011,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不同浓度地塞米松作用后随着时间延长ICAM-1表达量均逐渐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1,P=0.00),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ICAM-1表达量均逐渐下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75.17,P=0.00)。结论 IOIP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眼眶成纤维细胞中ICAM-1表达增强有关,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细胞中ICAM-1的表达而抑制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发挥抗炎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