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间歇性外斜视且进行斜视矫正术者312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50例,年龄3~36岁,平均(11.3±7.3)岁。根据术后1周开始不同训练的需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传统训练组(105例)及视感知训练组(105例)。检查并记录患者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训练后3个月及训练后6个月时的远近斜视度、同视机三级功能恢复率及近立体视恢复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前、训练后1、3个月及6个月三组平均看近斜视度分别为(0.68±2.08)△、(1.45±3.19)△、(1.74±3.69)△及(2.36±4.48)△。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98,3.54;P (0.05)。看远斜视度分别为(0.70±2.15)△、(1.45±3.19△、(1.78±3.72)△及(2.42±4.51)△。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75,3.67;P(0.05)。同视机Ⅰ级功能恢复率,术后均达到95%以上,三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05)。同视机Ⅱ级功能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比训练前增加16例(占9.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5);训练后6个月比训练前及训练后1个月分别增加23例(占13.29%)及20例(占11.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5.17;P(0.05)。同视机Ⅲ级功能恢复率,视感知觉组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7例(占31.48%)及21例(占38.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16.34;P(0.05);传统训练组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3例(占20.64%)及14例(占22.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6.22;P (0.05)。近立体视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比训练前增加22例(占12.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8,P (0.05);训练后6个月比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增加46例(占26.90%)、40例(占23.39%)及24例(占14.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9.54,5.78;P (0.05)。结论间歇性外斜患者术后经过训练,其同视机Ⅰ级功能恢复率、Ⅱ级功能恢复率及近立体视恢复率均比训练前提高;视感知觉训练组及传统训练组患者的同视机Ⅲ级功能恢复率,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均显著高于训练前。而观察组患者,不但其同视机三级功能恢复率无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其远近斜视度却均表现为增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