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100730
医技科室
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07):555-558.
关键词:
视神经
蛛网膜下腔
颅内压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宽度(SASW)诊断颅内压增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经腰椎穿刺颅内压>80 mmH2O(1 mmH2O=0.098 kPa)的80例患者.根据腰椎穿刺结果分为颅内压正常组(80~180 mmH2O)和颅内压增高组(>180 mmH2O),其中颅内压正常组41例,颅内压增高组39例.患者均行MRI冠状面视神经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检查,测量计算球后3、9、15 mm的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宽度(SASW),即SASW?3、SASW?9和SASW?15.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颅内压正常组和颅内压增高组SASW及比较左侧和右侧、男性和女性患者的SASW?3、SASW?9和SASW?15的差异.应用ROC下面积评价SASW?3、SASW?9和SASW?15诊断颅内压升高的效能.结果 颅内压正常组和颅内压增高组左、右侧间SASW?3、SASW?9和SASW?1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正常组、颅内压增高组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SASW?3、SASW?9和SASW?15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增高组SASW?3、SASW?9和SASW?15均明显大于颅内压正常组(P均<0.01).SASW?3、SASW?9和SASW?15诊断颅内压增高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49、0.849和0.824,ROC中SASW?9最靠近左上角的操作点,故选取SASW?9作为颅内压增高的诊断标准最为合理.结论 眼球后9 mm的SASW可作为无创性筛查及监测颅内压增高的方法.
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2014?2?005) Fund programs: Beijing Health System High?level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Hospitals Clinical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Funding Support;High Level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Bureau of Health in Beijing
第一作者:
刘兆会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100730
通讯作者:
刘兆会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兆会,张涵娟,何雪颖,等.基于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定性诊断颅内压增高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07):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