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附62例报告)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cranio-orbital foreign body injury (62 cas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颅面创伤中心 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异物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颅眶联合

摘要:
目的探讨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常见临床分型、神经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颅眶联合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存留位置分为眶内型(Ⅰ型)及眶-颅型(Ⅱ型),其中Ⅱ型根据异物入颅位置分为眶上壁型(ⅡA型)、眶尖型(ⅡB型)及眶外侧壁型(ⅡC型)。经眶手术12例,神经内镜经鼻手术8例,开颅手术39例,异物直接拔除3例。术后均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62例患者中,Ⅰ型20例;Ⅱ型42例,其中ⅡA型17例,ⅡB型20例,ⅡC型5例。59例完整取出异物。39例开颅者术后均无脑脊液漏、迟发性颅内出血、新发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随访2个月至2年,Ⅰ型及ⅡA型预后相对良好,20例ⅡB型患者遗留眶尖综合征15例(75.0%,15/20),5例ⅡC型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4例。术前视力丧失者视力恢复率低(33.3%,8/24),有残存视力者恢复率高(88.9%,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1)。30例眼动障碍患者,部分恢复15例(50.0%,15/30)。18例ⅡB型眼动障碍患者中,15例遗留眶尖综合征。经抗感染治疗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外迟发性感染。结论颅眶联合异物损伤分型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早期诊断、治疗及术中尽可能完整取出异物,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颅面创伤中心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