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与超声波治疗早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疗效比较

Comparison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with ultrasoun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体外冲击波疗法 超声波

摘要: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和超声波治疗Ⅰ期和ⅡA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8例Ⅰ期和ⅡA期PTT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ESWT组(16例,接受ESWT治疗,每周1次,共4周)和超声波组(12例,接受超声波治疗,每周3次,共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感及患侧胫后肌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 0.05)。治疗4周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3个月后,ESWT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超声波组(P (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超声波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ESWT和超声波疗法均能缓解早期PTTD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侧胫后肌腱功能恢复,但ESWT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超声波。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59 今日访问量:6 总访问量:128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