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60 patient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作者:
机构: [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试验组(B+D) 60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案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营养神经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0. 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q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bi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s-CRP水平显著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显著增高,其中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牙龈出血和皮疹,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牙龈出血,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33%vs 3. 27%,P) 0. 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管的再生,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缺血的脑组织,且安全性良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