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在视网膜下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怀疑视网膜下出血患者26例(26只眼),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史、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表现,并通过χ2检验分析3种超声检查法在视网膜下出血的检出率。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治疗及随诊确诊为视网膜下出血。结果 26例(26只眼)常规超声可探及球壁占位性病变,平均基底径(5.31±2.21)mm,平均高度(1.97±0.98)mm。病变位置:其中,22例(22只眼,84.6%)位于后极部球壁,2例(2只眼,7.7%)位于赤道部球壁,2例(2只眼,7.7%)位于周边部球壁。病变形态:其中,7例(7只眼,26.9%)呈半球形,10例(10只眼,38.5%)呈扁平形,9例(9只眼,34.6%)为不规则形。病变内回声:12例(12只眼,46.2%)内回声均匀呈中低回声,14例(14只眼,53.8%)内回声不均匀。病变界限:17例(17只眼,65.4%)边界清晰,9例(9只眼,34.6%)边界不清。继发改变:6例(6只眼,23.1%)伴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均可探及不同程度的弱点状回声。23例(23只眼,88.5%)病变表面探及血流信号,病变内部无血流信号。所有病变均可见表面造影剂填充,而病变内部无造影剂填充。彩色多普勒与超声造影对视网膜下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57.7%vs 88.5%,57.7%vs 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43、5.334,P均(0.01)。结论彩色多普勒与超声造影对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其中超声造影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