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一例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色素性视网膜炎/并发症 晶体 病例报告

摘要:
患者男,39岁.因双眼视物不清、夜盲、视野逐渐缩小11年余,于2016年8月17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外伤、炎症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矫正视力0.4;左眼视力0.3,矫正视力0.6.右眼眼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0.0 mmHg.双眼外眼、角膜正常.右眼、左眼前房深度分别为2.89、3.03 mm.双眼瞳孔等大正圆,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延迟.双眼晶状体后囊及后皮质层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双眼晶状体鼻侧移位.眼底检查,双眼视盘颜色蜡黄、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纤细,动静脉比为1/2~1/3;视网膜表面可见散在分布“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区色素紊乱(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背景荧光充盈迟缓,静脉期视盘持续弱荧光;近视盘周围视网膜血管纤细,部分血管远端中断未显影;周边视网膜呈斑驳样透见荧光,其间可见“骨细胞”样色素遮蔽荧光;晚期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图2).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变薄萎缩.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双眼暗适应视杆反应、暗适应最大反应、明适应视锥反应、闪烁光反应、震荡电位反应均未引出波形.视野检查,双眼仅残存中心10°内管状视野(图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血供异常.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双眼晶状体赤道部距睫状突间距各方向不等,颞侧大于鼻侧,上方略大于下方(图4).诊断: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合并双眼晶状体不全脱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