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2型糖尿病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研究

An Eight-year Cohort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Joint Control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案统计室 [3]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管理 联合达标率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管理八年联合达标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课题内,以劲松社区44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为2008年8—12月,随访至2016年9月,无脱落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强化管理组(n=220)和标准管理组(n=221)。两组患者均由全科医师在三级甲等医院专家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管理,定期随访及监测各项指标,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两组患者的管理差异主要为随访周期及重要指标的检测频率不同:强化管理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每3个月检测1次、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每6个月检测1次;标准管理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Hb A1c每6个月检测1次、UAER每年检测1次。比较两组患者2008—2016年各代谢指标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终点事件发生率,分析联合达标次数对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强化管理组患者2012年空腹血糖(FPG)达标率低于标准管理组,2015—2016年FPG、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2015年血压达标率高于标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008—2016年全因死亡、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事件、肿瘤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139例(31.5%)患者联合达标次数≥3次,余302例(68.5%)联合达标次数(3次。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第6年,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联合精细管理可有效提高T2DM患者的联合达标率,联合达标次数≥3次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管理第6年明显降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