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影响的研究

Effect of speech recognition outcomes in mandarin-speaking cochlear implant users with updated speech coding strateg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2]民航总医院航空卫生办公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成年人 耳蜗植入物 听觉 言语编码策略升级

摘要:
目的探讨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有经验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的影响趋势,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升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普通话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以及自行编制的声音质量自评问卷,对13例有经验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后的声调识别能力、短句分辨能力以及声音质量和聆听感受进行3个月连续观测。以使用日常言语编码策略(即CIS+策略)的测试结果为参考值,以新言语编码策略(即精细结构编码策略)的测试结果为目标值,分析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的影响。结果 (1)声调识别能力:各测试阶段两种编码策略的声调识别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随着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测试成绩呈明显改善趋势[F3,36=5.201,P=0.004];(2)短句分辨能力:各测试阶段两种编码策略的言语识别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随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测试成绩略有提高[F3,36=2.450,P=0.079];(3)声音质量自评:更换言语编码策略对本组受试者的声音质量和聆听感受无不利影响(P=0.083)。随着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受试者认为声音质量更"饱满、丰富"、聆听感受更"容易、轻松"。结论言语编程策略升级未对有经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且存在潜在的改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可参考患者主观意愿确定是否升级言语编程策略。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