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近视性屈光参差主导眼的屈光状态及其调节功能

Refractive status and its accommodation of dominant eye in myopic anisometrop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
出处: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主导眼 调节

摘要:
目的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主导眼与近视程度的关系以及主导眼与非主导眼调节功能分析,探讨屈光参差的成因及其发展原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835岁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59例,根据屈光参差程度,将其分为低度屈光参差(1.00 D≤双眼等效球镜度差≤2.50 D)和高度屈光参差(双眼等效球镜度差)2.50 D)两组。方法对各组别患者应用简化双手卡洞法测定双眼中的主导眼眼别。使用综合验光仪测定患者单、双眼正/负相对调节及其比值(PRA/NRA)。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单、双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主要指标主导眼眼别与屈光度大的眼别的相关性。单、双眼正/负相对调节及其比值(PRA/NRA),单、双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结果低度屈光参差患者26例,主导眼为右眼者22例(84.5%);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4.01±1.96)D,非主导眼为(-3.19±1.80)D,平均参差程度(1.76±0.21)D。主导眼屈光度高于非主导眼(z=-2.37,P=0.02)。高度屈光参差患者33例,主导眼为右眼者21例(63.6%);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3.90±2.84)D,非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3.47±2.20)D,平均参差程度(3.40±0.81)D。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屈光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7,P=0.57)。低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正相对调节为(-2.68±1.44)D,非主导眼为(-3.29±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高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正相对调节为(-3.14±1.84)D,非主导眼为(-4.10±1.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4,P=0.00)。低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PRA/NRA绝对值为(1.15±0.58),非主导眼为(1.36±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P=0.06);高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PRA/NRA绝对值为(1.34±1.57),非主导眼为(1.7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P=0.00)。结论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屈光度较非主导眼高;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PRA及PRA/NRA低于非主导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