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987与2006年我国沙眼致视力残疾的对比分析

Comparison of visual impairment caused by trachoma in China between 1978 and 2006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关键词: 沙眼 视力 患病率 卡方分布 抽样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1987与2006年我国沙眼致视力残疾分布状态,为我国评估实现"视觉2020"消灭致盲性沙眼的目标提供佐证及决策依据。方法抽样研究。分别于1987和2006年进行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应用SAS 9.30统计软件对不同组别的沙眼致视力残疾患病率进行卡方检验,不同年度沙眼致视力残疾情况与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87年和2006年两次调查的沙眼致视力残疾患病率分别为102.01人/10万和17.62人/10万,占各种视力残疾的14.25%和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82.6,P(0.01)。沙眼致视力残疾具有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地区为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陕西省、贵州省、湖南省和重庆市。1987和2006年沙眼致视力残疾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5.9,P(0.01)。沙眼致视力残疾患病率和致视力残疾风险均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加,除85岁以上年龄组外,1987年各年龄组沙眼致视力残疾率均明显高于2006年。1987年沙眼致视力残疾的风险为2006年度的5.8倍,在扣除其他影响因素后,数值增加到8.75倍;女性风险为男性的2倍。结论 2006年我国沙眼致视力残疾和沙眼致视力残疾风险度较1987年显著下降,沙眼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