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泪囊区原发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MRI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malignant tumors in lacrimal sac are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影像中心
出处:

关键词: 泪囊 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泪囊区不同恶性肿瘤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05-2014年13例经病理证实为泪囊区恶性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眼眶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0例行动态增强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为三种类型(Ⅰ型稳定增强型,Ⅱ型平台型,Ⅲ型流出型)。11例手术切除,2例活检。主要指标MRI表现,强化程度,TIC类型及病变的累及范围。结果病变主体均位于泪囊窝内。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瘤5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睑板腺癌、基底细胞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低分化腺癌、皮脂腺癌各1例。MRI表现:淋巴瘤T1WI、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均匀强化。恶性黑色素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睑板腺癌及低分化腺癌T1WI、T2WI均呈等信号。另4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长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TIC:Ⅰ型、Ⅱ型各2例,Ⅲ型6例。12例病变累及鼻泪管,9例累及邻近皮肤,7例累及眼睑,2例累及眼眶肌锥内间隙。结论泪囊恶性肿瘤因病理类型不同MRI表现不同,常累及邻近结构,MRI可准确显示肿瘤累及范围。TIC三型均有,以流出型为主。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影像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