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连续性外斜视的病因及手术效果短期观察

Etiology and short-term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onsecutive exotropi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2]大连何氏眼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连续性外斜视 内斜视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
目的分析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生原因并探讨个性化设计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17例诊断为连续性外斜视并进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者。方法对上述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发现内斜视的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以及发生连续性外斜视年龄、斜视角度、眼球运动、屈光度、双眼视觉、实施外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与手术效果等。主要指标发病年龄、屈光度、斜视角度、眼球运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11例1岁以前发现内斜视;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219岁,平均(6.79±5.39)岁(中位数年龄4岁);连续性外斜视发病年龄为321岁,平均(9.00±4.97)岁(中位数年龄8岁)。屈光度为-1.0+2.0 D者9例(52.9%),)+2.0 D者7例(41.2%),1例(5.9%)为高度近视(-10.0 D)。4例伴有单眼弱视;13例无双眼视功能;平均外斜视角度看近为45△(15△95△),看远为50△(20△105△);5例(29.4%)内转受限。3例行内直肌复位术,14例行内直肌复位术+外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14例(82.4%)正位,欠矫3例,1例术后半年眼位发生外斜漂移现象;术后三级视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本组连续性外斜视与内斜视发病年龄小,内斜视矫正手术实施年龄小,常伴有单眼弱视、无双眼视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对连续性外斜视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效果较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119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1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