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spect评估脑梗死后远隔功能抑制与预后的关系

Prognostic Value of Diaschisis in the Subacute Stage:Single-Photon Emission CT in Patients with Superatentorial Infarct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干部病区 [2]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SPECT 远隔功能抑制 脑血流 幕上脑梗死

摘要:
目的:大脑半球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不仅包括运动区、运动前区的重组,还和远隔区域的变化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到的亚急性期幕上脑梗死患者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与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于亚急性期(5~14天)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若发现存在远隔区功能抑制,对远隔区的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如下公式计算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AI):[(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远隔区域放射性计数)/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100。入组患者根据不对称指数分为轻度(AI≤5)、中度(5(AI≤1 0)、重度(AI)10)组。发病60天后使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恢复指数(RI)和Barthel指数(BI)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结果:共收集首发单侧幕上脑梗死后发生远隔功能抑制现象的病例66例,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27例,重度组16例。三组之间的恢复指数、Barthel指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恢复指数与反映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564,P(0.01),Barthel指数与不对称指数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52,P(0.01)。结论:幕上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在神经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SPECT可作为临床上低灌注程度测定的可靠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干部病区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