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房角支撑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6植入眼内的5年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Phakic 6植入术的10例(20眼)-12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方法根据术前测量的角膜缘白到白(W-W)距离及术前的屈光检查来确定所植入的Phakic 6的型号。对上述患者手术后随访5年,检查视力、屈光度、眼压、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主要指标视力、眼压、Phakic 6距相邻组织的距离、角膜内皮计数、房角镜下人工晶状体襻的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患者术后5~6年的裸眼视力较术前裸眼视力提高5~7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1~3行。眼压平均(15.7±3.5)mm Hg。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前表面距角膜内皮的距离为(2.386±0.241)mm,光学部后表面与自身晶状体之间的距离为(0.693±0.124)mm,光学部边缘的最高点与周边角膜内皮的距离为(1.571±0.174)mm。2例患者(2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丢失大于1000个/mm2。1例(1眼)Phakic 6晶状体襻插入周切孔中,1例(1眼)视网膜脱离,3例(4眼)人工晶状体前房内旋转,1例(1眼)散瞳后瞳孔不能自然恢复正常。未发生前房内旋转的Phakic 6襻均位于房角;发生前房内旋转的Phakic 6襻均位于虹膜根部以内的虹膜面上,即所植入Phakic 6长度偏短。结论随访5年的结果显示,Phakic 6植入能有效提高高度近视者的视力,但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后者与其在前房内的旋转有关。术前准确测量角膜缘白-白距离对于减少Phakic6术后前房内旋转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