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细胞培养中珍贵贴壁细胞污染挽救方法的评价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Rescuing Novel Adherent Cell Line Contaminated by Bacteria in Cell Cultur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出处:

关键词: 贴壁细胞系 污染 挽救

摘要:
目的细菌污染在细胞培养工作中在所难免,特别是珍稀细胞系受到细菌污染,污染后能否逆转,哪种方法可以挽救污染细胞既有效又对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小,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方法 分别采用抗生素除菌法、抗生素联合巨噬细胞吞噬法和裸鼠体内接种除菌法清除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laryngeal squamous carcinoma-1,LSC-1)的污染细菌,并对除菌效果做无菌检验,对细胞性状做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染色和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并与第3代细胞比较。结果 ①在3种敏感抗生素中,32mg/L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效果最好,细胞可传代3次;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巨噬细胞吞噬法处理,细胞可传代5~6次,但抗生素撤离后上述2种方法培养的细胞液中均再次出现细菌,细胞逐渐死亡。裸鼠体内接种法的细胞形态最好,传代8次以上,冻存、复苏后仍能生长繁殖,并可在无抗生素培养基中生长,上清液细菌培养为阴性;②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染色,抗生素法和抗生素联合巨噬细胞法所得细胞的角蛋白表达比例较低,而裸鼠体内接种法得到的细胞角蛋白表达较高,与该细胞系第3代比例基本相同;③DNA倍体分析,裸鼠体内接种法的细胞仍保持有二倍体和异倍体核型,与第3代细胞基本相同,而抗生素处理的细胞只保留有二倍体核型。结论 裸鼠体内接种除菌法能彻底清除喉癌细胞系中的污染细菌,并能保持肿瘤细胞的来源特征和增生活性,是细胞系去除污染细菌最为理想的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