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平衡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47例健康成年人,20-58岁,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2±13.3岁。眩晕组:4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20-68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3±13.2岁;其中突发性聋伴发眩晕10例,20-67岁,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0±17.9岁;梅尼埃病14例,25-64岁,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9±11.0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6例,25-68岁,男性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8±12.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稳定极限范围测试和硬平板和泡沫板的睁、闭眼共计六种模式的平衡功能评价。结果 (1)正常对照组和眩晕组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平均值在T2、T3及T5时有差异,分别是P=0.006,P=0.024,P=0.000。(2)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稳定极限范围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0。(3)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8-0.660;三种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 (1)外周性眩晕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下降,其损伤后平衡维持和康复需要借助视觉和本体觉补偿;(2)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减小,在眩晕患者的平衡康复训练中应适当训练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降低跌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