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中的作用

Value of imaging technology in 125I seeds brachytherapy of orbital tumo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出处:

关键词: 诊断显像 125I 眼眶肿瘤

摘要: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接受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有数字影像资料者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23例无数字资料的患者未行术前TPS计划,术中粒子按照巴黎布源原则排列。术后均应用TPS系统进行术后质量验证。术后3、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或)MRI追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共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917粒、平均(17.0±7.7)粒/人。TPS计划组及未计划组满意率分别为77.42%(24/31)及43.47%(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3,P=0.011)。8例患者术后失访。TPS质量验证满意组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29)、7.14%(2/28)、25.00%(6/24),TPS质量验证不满意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65%(3/17)、37.50%(6/16)、66.67%(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结论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均有重要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