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经巩膜缝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Clinical research on trans-scleral suture of foldable posterior intraocular lens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出处: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经巩膜缝合

摘要:
目的观察折叠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术中悬吊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由于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过大,需要进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的患者,随机行CZ70BD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loymethyl-methacrylate,PMMA)材料和折叠材料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其中PMMA人工晶状体组11例(11眼),折叠人工晶状体组12例(12眼)。比较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眼压、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术后1个月的屈光情况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2组患者术中均有1例发生了出血,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481)。术后1d,PMMA人工晶状体组有3例、折叠人工晶状体组有2例眼压低于正常值10mmHg(1kPa=7.5mmHg),经药物治疗后均在术后7-10d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912)。术后PMMA人工晶状体组光学部倾斜或偏位的有2例,折叠人工晶状体组光学部倾斜的有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P=0.537)。2组术眼术后均无眼内炎、角膜失代偿或视网膜脱离的发生。PMMA人工晶状体组术眼术后1个月的平均等效球镜度数(1.75±0.82)D,折叠人工晶状体组为(0.96±0.51)D,PMMA人工晶状体组屈光不正较折叠人工晶状体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6,P=0.043)。2组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3,P=0.801)。结论折叠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术中悬吊缝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PMMA材料的人工晶状体有更理想的术后屈光效果。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