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兔心肌心室间复极离散的电生理学机制研究

Study of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inter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heterogeneity in rabbi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 [2]解放军第三○五医院血管介入科 [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膜片钳术 动作电位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理和缺血状态下兔心室间复极离散,探讨临床缺血心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酶解法急性分离兔心室肌细胞,采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对照组(正常心室内膜动作电位时程)和缺血组(缺血心室内膜动作电位时程)在不同刺激频率下[即基础循环周长(basic cycle length,BCL)=2 000、1 000、500及250 ms]左右心室肌心内膜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变化.结果 对照组生理心肌的室间离散分别为(47.70±7.89)ms,(45.50±7.00)ms,(40.30±7.33)ms,(37.90±6.45)ms;缺血后心室间离散则分别为(91.90±7.67)ms,(91.40±7.62)ms,(88.60±7.78)ms,(89.20±6.91)ms.结论 生理状态的心肌左右心室间存在复极离散,缺血状态下心室间复极离散增大.这种心室间的复极异质性可能是缺血心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2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