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10073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2]100081,北京,国家计划生育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蛋白类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摘要:
目的 应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析先天性全白内障晶状体和正常透明晶状体蛋白质组成的差异.方法 采用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2-DE技术分离全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晶状体蛋白后,比较两组蛋白质的组成差异.结果 人眼晶状体蛋白的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5~9,相对分子质量14 000~90 000的范围内,高丰度的蛋白主要集中在pI 6~8,相对分子质量14 000~30 000之间.在pI 5.0~7.25,相对分子质量50 000~80 000的高分子量区间全白内障组具有较多的蛋白表达,在pI 6.7~7.7,相对分子质量19 000~29 000间的区域,全白内障组的部分正常蛋白点消失,在pI 7.1~7.6,相对分子质量15 000~17 000区间存在一些新的小分子量的蛋白点.结论 应用2-DE技术能够较好地分离人眼晶状体蛋白,全白内障组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成分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全白内障组的部分正常晶状体蛋白发生缺失,出现新的小分子量的蛋白成分.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73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辉,朱思泉,谷峰.先天性全白内障晶状体和透明晶状体蛋白双向电泳差异比较[J].眼科研究.2007,25(3):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