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喉肌电图表现,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痉挛性发音障碍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嗓音声学特征,频闪喉镜下声带状态,喉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分型,应用肉毒素A行特定肌肉注射并观察疗效.结果 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中,内收肌型18例(81.8%),外展肌型4例(18.2%).内收肌型患者发音嘶哑,音质紧张、言语中断,发音时声带过度内收,杓间区明显,伴局部震颤;2例患者发音时还同时伴有舌及软腭震颤;肌电图甲杓肌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振幅明显增加(P(0.01),干扰相呈密集束状放电,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明显增大(700~2500 μV).4例外展肌型患者发音低哑、震颤,气息声明显,发音时声门闭合不良;环杓后肌MUP振幅明显增加,在374~538 μV间,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增大(3000~5000 μV).内收肌型患者应用肉毒素A进行甲杓肌注射,单侧剂量大于2.5 U疗效明显.症状开始改善时间为注射后6 h~2 d,平均(±s,下同)为(1.4±0.8)d,2周时最为明显,肌电图及喉肌诱发电位显示药物作用完全,注射肌肉失神经支配.疗效维持8~24周,平均维持(15.2±4.9)周,副作用包括不同程度的发音气息声,声门闭合不良,吞咽不适,饮水呛咳.外展肌型患者采用环杓后肌肉毒素注射后3 d起效,症状改善不满意.结论痉挛性发音障碍作为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查进行诊断、分型和疗效评定.目前肉毒素注射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为获得长期稳定的疗效,治疗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