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嗓音显微外科发展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 100730
出处:
ISSN:

摘要:
耳鼻咽喉科发展至今,随着专业分科不断深入,人们对发音特性的认知及改造也逐渐深化.声带手术(vocal fold surgery,VFS)要追溯到19世纪末,1930年, Gluck创造了"phonetic surgery"一词.20世纪60年代以来,喉显微外科及喉部框架手术逐步开展,外科医师已接受以发声为中心的手术模式.1963年Von Leden及Arnol定义"phonosurgery"一词,随后被广泛应用.20世纪70~80年代嗓音外科的发展使一部分发声障碍患者发声功能得以恢复.Hirano的body-cover原理、Gray的细胞生理学研究及Reinke间隙良性病变的系列研究,发声障碍主观及实验室评价手段的不断更新,各类手术显微镜、喉镜、嗓音显微外科器械的进步及CO2激光应用等,都为嗓音显微外科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20世纪90年代嗓音显微外科概念的提出,使嗓音外科治疗的精度及广度进一步拓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 1007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