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的振动源变化及声带振动模式的代偿、转归,以探讨嗓音功能保留情况. 方法研究93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28例水平喉部分切除、3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30例3/4喉部分切除)及50例健康对照者不同嗓音声学、气流动力学及频闪喉镜下喉功能特点. 结果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声带对称、表层肥厚,粘膜波活跃,嗓音声学参数与正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垂直喉部分切除患者为非声门源振动发音,新振动体为健侧室带与对侧修复肌瓣或修复肌瓣与喉前庭粘膜(杓区、会厌根粘膜)振动发音,健侧声带未参与,嗓音声学参数与正常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4喉部分切除后为部分非声门源振动发音,代偿振动模式为修复肌瓣与健侧声带振动发音和修复肌瓣与健侧杓区肥厚粘膜形成振动体颤动发音2种,嗓音声学参数与正常差异有显著性(P<0.01).3/4喉部分切除与垂直喉部分切除比较:后者嗓音声学参数略差,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喉部分切除术中,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最佳,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最差;修复体形态、功能特性直接影响术后效果.手术修复过程应充分利用机体的代偿功能,使术后声音质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