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额窦引流通道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表现规律和鼻内窥镜下解剖定位特征.材料和方法:选择完整成人头颅干骨标本26例(52侧),行冠状位、横断位和矢状位CT扫描,骨窗.观察额窦引流通道(额鼻管)走行及其周围气房和结构的分布和毗邻规律.结果:26例(52侧)头颅骨标本中,2侧未发育,占3.8%.钩突附着眶纸板23侧(46.0%),附着中鼻甲13侧(26.0%),钩突分叉8侧(16.0%),钩突附着颅底6侧(12.0%).额窦引流到中鼻道者占23侧(46.0%),直接引流至筛漏斗者27侧(54.0%).影像中额鼻管投影多为半月裂或筛漏斗走行方向.结论:(1)额鼻管非真性管道,额鼻峡的命名较额鼻管更准确和合理.(2)钩突最上部的附着方式决定额窦引流方向,是影像检查和鼻内窥镜手术中可依赖的解剖参考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