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咽喉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医技科室
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关键词:
鼻眼
CT诊断
摘要:
根据28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鼻眼相关疾病的CT检查资料,探讨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方法主要是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技术相结合,层厚2mm或5mm,层间距5mm,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示23例累及眼眶的炎性病变中,各鼻窦均有素及,其中以筛窦最多(18例),炎性病变鼻眼病变沟通方式以眶壁骨质吸收破坏为主(15例)。128例肿瘤性病变全部累及眼眶、鼻窦,其中亦以累及筛窦为最多(70例)。恶性肿瘤界眼病变的沟通方式以骨质破坏为主(58/68例,85.3%)。良性肿瘤及粘液囊肿主要为眶壁受压移位、骨吸收破坏。1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则以病变骨质增厚造成眼眶、视神经管、眶上下裂及易窦狭小变形为主。外伤骨折120例中均为鼻窦与眼壁共壁所致,骨折多累及邻近结构骨折。提示CT检查能明确显示病变的发病部位、浸及范围和沟通方式,对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周兵,王振常,韩德民,等.鼻眼相关疾病的ct扫描诊断[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0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