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干扰素诱导剂(polyl:c)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和临床作用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机构: [1]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2]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3]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出处:
ISSN:

摘要:
(正) 继Assacs 等发现干扰素之后于1967年美国A·K·Field 又人工合成了干扰素诱导剂——双链核苷酸;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Polyl)和多聚胞嘧啶核苷酸(PolyC),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形成的一种均聚物,称聚肌胞(Polyl∶C), 简称PIC,它能诱导动物和人体内产生干扰素,控制病变部位病毒的繁殖,防止病毒扩散,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侵犯,从而中断病毒感染的进程,促进病变的恢复。PIC 除了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抗细菌、原虫,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作用引起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34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27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