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目的 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蜗病变)听力损失患者使用声音精细结构和时域包络信息感知汉语声调的能力。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四组 包括22名正常听力受试者 8名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 13名中重度听力损失受试者和10名重度听力损失受试者。研究选取汉语常用单音节字64个 分为16组 每组4个单音节字的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原始声音材料分别由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以普通话播音方式录制。我们借鉴了2003年Xu和Pfingst研究中使用的"声嵌合(chimera)"技术 对原始声音材料进行信号处理分析 将具有相同音节而不同声调的两个单音节字的时域包络互换 使得重新合成的两个"单音节字"包含不同声调的时域包络与精细结构信息 使用重新合成的言语信号测试受试者如何依靠这两种不同声音信息识别声调。计算受试者声调反应分别符合精细结构或时域包络信息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