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眼表保护方法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眼表保护作用效果分析

Effects of different eye protection methods during head and neck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室,北京10073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 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头颈部手术 眼保护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红霉素

摘要:
目的比较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膜和维生素A眼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眼表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的患者120例, 其中男58例, 女62例, 年龄(46±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红霉素眼, n=60)和维生素A眼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维A眼, n=60)。红霉素眼滴入红霉素眼膏, 之后使用3M透明膜粘贴;维A眼滴入维生素A眼用凝胶, 之后也使用3M透明膜粘贴;两组患者的对照眼均单纯使用3M透明膜粘贴。对每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室(PACU)内以及术后1 d进行3次手持裂隙灯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各眼别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估(SANDE)调查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霉素眼和维A眼在PACU内的CFS评分分别为(0.62±0.16)、(0.13±0.01)分, 与诱导前基线指标相比均升高(均P<0.05);且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CFS评分高于维A眼(P=0.007)。与诱导前相比, 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SIt明显增加[(16.0±1.3)比(11.4±4.9)mm, P=0.017], 维A眼在PACU时的SIt明显下降[(10.2±3.6)比(12.4±5.5)mm, P=0.046];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SIt高于维A眼(P=0.013)。红霉素眼和维A眼在PACU时BUT分别为(6.4±2.5)、(6.8±2.1)s, 均低于诱导前(均P<0.05);红霉素眼和维A眼间BUT和SAND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霉素眼在PACU时不良反应包括黏滞感(66.7%, 40/60)、结膜充血(21.7%, 13/60)、刺痛(8.3%, 5/60)、视物模糊(58.3%, 35/60), 发生率均高于维A眼的30.0%(18/60)、5.0%(3/60)、0、6.7%(4/60)(均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患者, 与联合使用红霉素眼膏和3M透明膜相比, 术中联合使用维A眼用凝胶和3M透明膜能更好地预防术后眼表损伤。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室,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5 总访问量:1589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