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变化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2]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内耳畸形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内耳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变化及其与前庭损伤症状的关系。方法 2021年1月至6月间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29例,其中内耳结构正常12例(24耳),前庭水管扩大4例(8耳),Mondini畸形(耳蜗不全分隔II型合并前庭水管扩大)7例(14耳),共同腔畸形6例(12耳)。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1个月CI关闭时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术后1周内观察并记录患儿前庭功能损伤症状。结果 术前cVEMP、oVEMP引出率分别为:内耳结构正常组73.68%(14/19)、88.89%(8/9),前庭水管扩大组100%(7/7)、100%(7/7),Mondini畸形组85.71%(12/14)、100%(10/10),共同腔畸形组22.22%(2/9)、0(0/7)。术后1周内前庭功能损害症状出现率为54.55%(12/22),术后一个月cVEMP和oVEMP引出率为50%(6/12)、45.45%(5/11);VEMP损伤率为88.89%(8/9)。结论 VEMP可评估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前庭功能,内耳畸形是植入前后VEM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VEMP测试结果可为人工耳蜗植入侧别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99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619 更新日期:2025-10-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