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时期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偏心距离和倾斜度对比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皮质性白内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晶状体偏心距离 晶状体倾斜度

摘要:
目的 利用新一代扫频源前节OCT研究不同时期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的偏心距离和倾斜度及其眼部生物学参数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健康右眼57例57眼为对照组;筛选同时期右眼诊断为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患者55例55眼及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的患者54例54眼为初发期组和膨胀期组。收集所有人员的一般资料,并获取其晶状体偏心距离和倾斜度、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前节长度(ASL)、前房宽度(ACW)、晶状体拱高(LV)、α角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3组晶状体偏心距离和倾斜度等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晶状体偏心距离和倾斜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照组、初发期组和膨胀期组晶状体偏心距离分别为(0.17±0.09)mm、0.14(0.08,0.18)mm、0.23(0.13,0.28)mm;晶状体倾斜度分别为(3.61±1.39)°、(3.94±1.32)°、(5.41±2.0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晶状体的偏心距离与AL、ACD、α角均呈正相关;晶状体的倾斜度与AL、ACD均呈负相关,与年龄、LT、LV、α角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 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晶状体可出现较大偏心距离和倾斜度,且多种眼部生物学参数均对晶状体的偏心距离和倾斜度发展变化相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