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医技科室
                                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两段注射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CT两段式注射对比剂动静脉同时增强扫描的可行性,及其对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2月至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颈部占位性病变行颈部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颈部CT增强采用两段式注射对比剂动静脉同时增强法。对比剂用量按照患者体质量计算,采用两段注射的方法,第一段对比剂用量为0.7 ml/kg,中间注射生理盐水,第35秒注射第二段对比剂,用量为0.3 ml/kg。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间性别、年龄与试验组匹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动脉期和静脉期双期扫描方法,对比剂用量为1.0 ml/kg,第30秒扫描动脉期,第60秒扫描静脉期。测量试验组双侧颈动脉和颈静脉的CT值,测量对照组动脉期双侧颈动脉CT值,测量静脉期双侧颈动脉和颈静脉CT值,并对试验组图像和对照组动脉期、静脉期图像进行颈动脉强化评分,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静脉期图像进行颈静脉和病变强化评分。计算两组患者的有效剂量。图像间颈动脉CT值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颈静脉CT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颈动脉强化评分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颈静脉和病变强化评分和有效剂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试验组颈动脉CT值[左侧(276±24)HU,右侧(273±25)HU],低于对照组动脉期[左侧(329±33)HU,右侧(327±32)HU],高于对照组静脉期[左侧(147±15)HU,右侧(148±16)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试验组颈静脉CT值[左侧(206±18)HU,右侧(203±19)HU]高于对照组静脉期[左侧(154±15)HU,右侧(151±1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88、11.76,
      P均<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动脉期颈动脉强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24),试验组颈动脉强化评分高于对照组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试验组颈静脉和病变强化评分高于对照组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01,
      P<0.001)。试验组辐射有效剂量[2.41(2.04,2.72)mSv]较对照组[5.04(4.18,5.44)mSv]下降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24,
      P<0.001)。
     结论:两段式注射对比剂动静脉同时增强法进行颈部CT增强扫描可以得到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综合图像,实现颈动脉、颈静脉和病变的同时强化,并降低辐射剂量。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ZYLX201704);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计
划专项(DFL201902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云福,康天良,张永县,等.颈部CT动静脉同时增强法对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57(7):75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