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青光眼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
眼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未分亚科)
[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
全视网膜光凝术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邯郸市眼科医院眼科的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5例(45只眼)。其中,男性30例(30只眼),女性15例(15只眼);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9.4±13.5)岁。所有患者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g,3~7 d后行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2周分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及眼部并发症的情况。年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及眼压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初步有效率和性别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压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45例(45只眼)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术前logMAR视力为1.28±0.45,终末logMAR视力1.07±0.48。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视力较治疗前提高者30例(30只眼),占66.7%;无明显变化者15例(15只眼),占33.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7 d后,45例(45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均明显消退。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前、术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的眼压分别为(42.64±7.96)mmHg(1 mmHg=0.133 kPa)、(19.11±10.15)mmHg、(12.98±2.80)mmHg、(15.04±4.38)mmHg、(15.47±2.46)mmHg、(15.69±1.98)mmHg及(15.25±1.63)mmHg。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012,P<0.05)。术后任意时间点与术前眼压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81,25.51,20.39,23.87,22.73,21.85;P<0.05)。患者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眼压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0,P>0.05)。眼压控制稳定。术后6个月后,眼压≤21 mmHg者38例(38只眼),占84.44%;使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21 mmHg者7例(7只眼),占15.56%。术中前房出血者7例(7只眼),占15.56%;结膜对合不良者1例(1只眼),占2.22%。术后短暂性前房出血、短暂性脉络膜脱离、管周虹膜粘连及滤过泡包裹者分别为3例(3只眼)、1例(1只眼)、1例(1只眼)及3例(3只眼),分别占6.67%、2.22%、2.22%及6.67%。结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序贯治疗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残余视功能。
基金: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GZ202108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青光眼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崔宏宇,杨一佺,郭黎霞,等.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23,13(2):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