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5]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真实世界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摘要: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用药规律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7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门诊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7软件录入所有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应用R统计软件进行结果描述及数据分析,使用arules包的Apriori算法对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从收集的445例患者的1073首处方中最终筛选纳入处方140首,涉及中药265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柴胡、茯苓、黄芩、郁金、丹参;使用频次排名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虚、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化瘀和理气药;在15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归肝、脾、肺和胃经居多。经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中支持度最高的是柴胡-郁金、茯苓-白术,置信度排列前3的药物组合为地耳草-矮地茶、枳壳-柴胡、莪术-柴胡。聚类分析将中药分为5类,类1为柴胡、虎杖、厚朴、大黄、五味子、垂盆草、郁金、赤芍、枳壳、莪术、木香、连钱草、矮地茶和地耳草,类2为茯苓、白术,类3为当归、甘草、白芍、黄芩和茵陈,类4为丹参和山楂,类5为黄芪、半夏和陈皮。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多采用疏肝健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为主,性味多为温、平、微寒之品,使利湿不伤阴、活血不耗血,共奏痰化瘀散浊泄之效。
                        
                     
                 
            
                    
                基金: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1-E-62);上海市宝山区医学重点学(专) 科建设项目(BSZK-2023-A08);山东省重点研
发计划项目(2021CXGC0105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慢性肝病虚损重点研究室和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
项目(20DZ2272200);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shslczdzk0120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5]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上海中医药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顺宵,秦利,黄珊,等.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用药规律[J].新中医.2023,55(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