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郑州450003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临床科室
眼科
眼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继发性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微导管辅助
玻璃体切割术
疗效
安全性
摘要: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PPV)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接受PPV且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其中接受PPV的原发病包括视网膜脱离13眼,玻璃体积血3眼,眼内炎1眼。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包括房角镜下内路小梁切开术6眼、经巩膜瓣途径微导管引导下外路小梁切开术11眼。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范围均≥300°,其中360°者11眼,330°者4眼,300°者2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标准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术后用药数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的主要结局指标为眼压和手术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用药数量、BCVA变化和并发症。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使用或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34.41±5.11)、(21.88±11.72)、(20.77±7.67)、(19.50±7.01)、(16.32±4.68)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779,
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12个月,14眼眼压较术前降低40%以上。术后6、12个月手术成功率均为76.5%。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580,
P<0.001)。术后6个月,术眼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11,
P=0.190)。术眼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治疗PPV术后继发青光眼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8204);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
(LHGJ2021008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郑州45000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潇远,王怀洲,金鑫,等.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对PPV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4,42(6):5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