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局灶性脉络膜凹陷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参数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局灶性脉络膜凹陷 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密度

摘要:
目的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特征。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集的FCE患者26例(26眼)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27眼)。方法 应用OCTA检查测量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血管密度(VD),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的VD。扫描范围为黄斑区6 mm×6 mm。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FCE患者与对照组各参数差异。主要指标FAZ面积、周长、VD,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VD。结果 FCE患者FAZ区面积、周长、血管密度分别为(0.36±0.17) mm2、(2.31±0.53)mm、(53.74±6.22)%,与对照组的(0.32±0.11)mm2、(2.17±0.38)mm、(54.58±4.69)%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402、0.443、0.283)。FCE患者黄斑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浅层视网膜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16.74±7.54)%、(51.15±4.79)%、(47.22±4.39)%,深层视网膜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44.78±4.94)%、(37.08±9.49)%、(56.40±6.03)%,与对照组的浅层(18.35±6.57)%、(51.42±4.93)%、(50.04±5.47)%,深层(44.64±5.27)%、(34.13±8.17)%及(54.43±4.83)%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意义(P=0.303、0.467、0.363、0.482、0.248、0.212)。结论 FCE患眼黄斑区视网膜血管结构及内层视网膜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异常改变。(眼科,2025,34:227-231)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5 总访问量:1589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