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超声影像表现

Ultrasound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idiopathic uveal effusion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生物显微镜 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 巩膜厚度

摘要:
目的:观察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UES)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IUES患者13例26只眼(IUES组)和正常健康者22名30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参与者双眼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采用CDU测量视盘颞侧300 μm处眼球壁厚度;采用UBM测量鼻侧和颞侧巩膜突位置的巩膜厚度;采用A型超声测量角膜厚度(CT)、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IUES组、对照组参与者年龄( t=0.842)、性别构成比( χ2=0.540)、眼别( χ2=0.108)、AL( t=0.8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IUES患眼的CDU、UBM影像特征和生物测量结果。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CDU检查结果显示,IUES组26只眼中,脉络膜脱离20只眼(76.9%,20/26),表现为弧形带状回声与周边、赤道周边眼球壁回声相连,其下为均匀低回声区,带状回声上可见血流信号;眼球壁回声增厚伴回声减低4只眼(15.3%,4/26);伴视网膜脱离9只眼(33.3%,9/26),表现为后极部玻璃体内可见中高带状回声与视盘回声相连,带状回声上可见血流信号。UBM检查结果显示,伴睫状体脱离22只眼(84.7%,22/26),表现为睫状体海绵状增厚伴层间回声分离,与巩膜间可见无回声区。其中,睫状体回声增厚伴减低2只眼(7.7%,2/26);睫状体与巩膜间可见浅间隙2只眼(7.7%,2/26)。与对照组比较,IUES组患眼CT( Z=2.054)、LT( Z=1.867)、巩膜厚度( Z=2.536)、眼球壁厚度( Z=2.094)增厚,AD( Z=1.888)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UES的CDU特征性表现为眼球壁回声增厚,脱离的脉络膜下呈均匀的低回声区;UBM特征性表现为睫状体回声呈海绵状增厚伴层间回声分离。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50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