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北京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医技科室
检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过敏性鼻炎(AR)和非过敏性鼻炎(NAR)患者的血浆12项细胞因子水平及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探讨其在AR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的诊断模型,为AR的快速、精准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具有AR症状并进行血浆细胞因子检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R组(395例)和NAR组(185例),其中儿童患者205例(<18岁),成人患者375例(≥18岁)。通过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12项细胞因子的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IFN)α和γ,并通过鼻分泌物细胞检测评估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AR和NAR患者人群的临床特征并使用Spearman检验分析细胞因子水平与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构建AR诊断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列线图展示模型的预测能力与评估效能。
结果:AR患者与NAR患者在总IgE(tIgE)(儿童组
U=?7.799,
P<0.001;成人组
U=?12.630,
P<0.001)和吸入混合型过敏原(儿童组
U=?8.296,
P<0.001;成人组
U=?13.810,
P<0.00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患者的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NAR患者(
Z=?4.592,
P<0.001)。在儿童中,AR患者和NAR患者相比IL-4、IL-5和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成人中AR患者与NAR患者 相比仅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血浆中的IL-5(
ρ=0.166,
P<0.001)及IFN-γ(
ρ=0.132,
P=0.002)弱正相关。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和IL-10被纳入成人AR诊断模型,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57.4%。其中嗜酸性粒细胞中、高水平为AR的危险因素(以低水平为参照,中水平
OR=3.072,
P<0.001;高水平
OR=15.136,
P<0.001),年龄和IL-10水平为AR的保护因素(年龄
OR=0.572,
P=0.002;IL-10
OR=0.535,
P=0.003)。
结论:AR患者表现出以辅助性T细胞2(Th2)型细胞因子(IL-4、IL-5)升高,IL-10降低为特征的免疫反应,且鼻腔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NAR患者。基于年龄、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和IL-10和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AR的精准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宋昱,刘向祎.血浆细胞因子及鼻腔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性鼻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5,48(6):70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