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五例并文献复习

Warthin-like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five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北京市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重点实验室,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特点 病理学

摘要:
目的 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LPT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例WLPT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37~56岁,平均42岁;病变均位于甲状腺右叶,肿瘤最大径0.6~1.8 cm,平均1.2 cm。4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同侧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大体表现为边界清的灰白结节;可见Warthin瘤样结构,被覆上皮呈磨玻璃样核、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典型细胞学特点,间质富含淋巴细胞;周围甲状腺组织呈桥本甲状腺炎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细胞角蛋白19(CK19)均弥漫强(+)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io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率8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 TPO)(-)或灶状表达,Ki-67增殖指数1%~5%。5例患者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均发生突变;3例患者术前发生同侧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5例患者随访时间10~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无复发及新的转移。共复习31篇文献报道,结果显示,84.4%的WLPTC患者为女性,年龄16~77岁,平均47.7岁;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均可发生,肿瘤最大径0.3~7 cm,平均1.6 cm;镜下均可见Warthin瘤样结构及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学特点;77.3%的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6.7%出现淋巴结转移,89.5%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随访2~196个月后均无复发及新的转移。结论 WLPT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组特殊亚型,具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及良好的预后,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充分认识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及其治疗。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北京市头颈部分子病理诊断重点实验室,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849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584 更新日期:2025-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100730)